用户: 密码: 验码:    
网站首页 | 研究动态 |  英雄史诗 |  学术争鸣 |  文物古迹 |  名城建设 |  史海集贝 |  冼庙文化 |  冯冼世族 |  故里风采 |  文苑艺坛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史海集贝>>德泽后人

共有 4665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试论冼夫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发表日期:2007年10月18日   出处:2003年论文集 作者:苏汉材 【编辑录入:xianzhou

 

  什么叫文化?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一百六十多种,人言人殊,无所适从。试举我国学者的见解数例:

  梁启超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什么是文化》)。

  梁潄溟说:——文化“是生活的样法”(《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胡适说:——“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我们对于西洋文明的态度》)。

  陈独秀说:——文化“是文字、美术、音乐、哲学、科学这一类的事”(《文化运动与社会运动》)。

  杨东莼说:——“文化就是生活”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产生出的物质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便叫物质文化。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如法律、政治、艺术、哲学,便叫精神文化”。(《中国文化史大纲》)。

  19808月出版《辞海》缩印本载:——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辞海》缩印本1533页)。

本文着重以杨东莼及《辞海》的定义为参考,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来论述冼夫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一)冼夫人文化的形成

文化不是僵死之物,而是运动之流。冼夫人文化是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颇具特色的粤西地域文化。文化是历史的投影,是时间积淀的结果。也就是说,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不是短时期内出现的,它有阶段性、连续性、继承性,这就决定了文化不能割断历史。冼夫人文化,从南北朝的梁陈隋直到今天,经历了1400多年,这就必须从纵向上研究它创造的因素和过程,包括了它的起源和演进。

  南越族是广东最早的民族。其来源主要是从土著居民发展而成,但并不排斥在南越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从其他地区迁入的人。冼夫人(约515602)出生、繁衍、活动都在粤西的鉴江、漠阳江流域一带,后来逐渐扩展到雷州、钦州、廉州、海南及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古称交趾),约为秦置的象郡范围(其中包括桂林郡、南海郡的一部分)。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文化存在发展的必备条件,任何文化都在一定自然环境中产生、发展并受其制约。由于粤西相对封闭的位置,就使冼夫人文化有自己的土壤和深根。

  粤西,位于我国的最南部。过去,由于南岭万山重叠,使粤西与中原隔绝,严重影响了粤西社会经济的发展。直到隋唐时,岭南还被看作化外之地,由于森林茂密,蚊虫特多,毒蛇猛兽横行,疟疾、皮肤病成为地方的流行病,因此,被称为“瘴疠之乡”。这里的土著(古越人)被称为“蛮夷”。人们多住“干栏式”(用竹木茅草等材料,把房子搭成两层,上层住人,下养猪、牛等牲畜。这是为避南方多雨潮湿,山多瘴疠和毒蛇猛兽而建造的一种“巢居”)的房舍。(笔者注: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高州市新垌镇高良管理区还保存有十多间此类建筑。)先秦时,粤西古越人因为生活在险恶的环境中,因而笃信鬼神是很自然的事情。《史记·孝武本纪》有“越人俗信鬼”“而以鸡卜”等记载。先秦文献多处说越人有“断发文身”习俗。古越人还有猎头、吃人之风,相信被吃者的智慧和力量会转移到吃人者身上。《墨子·鲁问四十九》记:“楚国之南有啖人之国者,其国之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战国时,屈原在《楚辞·招魂》中道:“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雕题(注,在额头刻花纹)黑齿,得人肉而祀,以其骨为醢(注,音海,肉酱)些。”所以,当年中原指责南越土著人为“蛮夷”就不足为怪了。六朝时期,岭南越人被称为俚人。他们“尚仍蛮俗”,“各有长帅”。居住在粤西和南路地区的俚人,占当地人中90%以上。《宋书·蛮夷传》云:“广州诸山并俚僚,种类繁炽。”

任何一个区域的文化面貌,总是特定历史过程的产物。文化的这个特性,它不是象生物借助于先天本能遗传,而是通过民族、移民、语言、信仰、习俗等方式,一代代地留传下来。文化这种继承方法,能把不同历史时期联系起来,使之具有连续性。

虽然秦汉已在岭南建立了封建制度,但南粤的氏族制度仍保存下来,直到唐代岭南仍盛行奴隶买卖制度。其时,冯冼氏家族的奴隶也不少,冯盎的奴婢(奴隶)就有万余人。

南北朝时,把村落称为“洞”(或峒)。“洞”为古越语,指山间谷地、盆地或小河流域,为古越人血缘氏族居地。隋唐粤西、海南俚人每以洞为社会组织单位,冼夫人就是最大的洞主。

南朝对岭南,在使用武力征剿的同时,又以孝义训诲溪洞蛮俗。另一方面,古俚人聚居的粤西、南路,则以原来部落和溪洞作为基层单位,设立众多的郡和县。隋统一南北地,全国计有241个州,680个郡,1524个县,并且分广交之地立越州(州治合浦)以威镇俚僚;把高凉郡升为高州,作为对付俚人的重镇。为了减少俚人的反抗和加强封建统治,封建皇朝便实行“以俚治俚”的策略,大量敕封俚人渠帅。冼夫人便顺应历史潮流成为少年的渠帅。因“幼贤明,多筹略”16岁就能“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18岁就能规劝亲兄冼挺停止侵扰旁郡,和邻睦里,使“怨隙止息”,因而得到落部“十余万家”的拥护。到19岁,其威望所及,海南儋耳的一千余洞也前来归附。20岁,“梁大同初,罗州刺史冯融闻夫人有志行,为其子高凉太守冯宝聘以为妻。”冼夫人受冯家礼教的熏陶,在部落中极力推行封建统治。她“诫约本宗,使从百姓礼。每与夫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纵舍。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见《北史·列女传》)冼夫人经历了梁、陈、隋三朝,驰骋岭南60多年,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洽,发展岭南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一代巾帼英豪。所以说冼夫人文化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传承,是汉越两族人民心血所铸就的。冼夫人文化不但有深沉的底蕴,而且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她爱国爱民、抑恶扬善、智勇双全等。冼夫人文化不是一般的世俗文化,是充满特色的地域文化。

(二)冼夫人文化的发展

文化发展每个时期都有它的新课题。解决了它,就把人类历史推进了一步。

一、            物质文化方面

  物质文化,主要指生产性文化。汉代初,吕后对岭南曾下令“毋予蛮夷外粤铁田器;马牛羊即予,予牡(公),毋予牝(母)”(见《后汉书》)禁止铁器输入岭南,使岭南经济受到很大打击。“文化的形成,尤其是物质文化的创造,必须借助物质手段,即技术进步,包括农艺改良,生产工具和先进科学技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见《广东文化地理》12页)只有掌握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才能真正掌握人类社会物质文化发展的状况与规律。因此,冼夫人便利用汉武帝统一中国后,向岭南开放的时机,大量地源源不断地从中原输入铁器、牛耕技术。使农业生产彻底改变了“火耕水耨”的粗放耕作方式,促使农业生产向前迈出了飞跃的步伐。

在稻作文化上,据记载,岭南是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而种植水稻又是百越文化特征之一。冼夫人在粤西及海南既开垦鉴江、漠江江、九州江和海南岛南渡江、万泉河平原,作为粮食生产基地,又鼓励外地移民根据粤西山多田少的特点,“依山而居,斩山而食”,以致出现了“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犹力耕。”的景观。粤西地域,到处“青禾遍野,郁郁葱葱”,所在居民“年岁丰年,举家父母妻子克衣足食”(见王文维《奉报年年丰收万民乐业折》),梯田稻作生产对安定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力发展蕉荔生产,构建果园景观。在岭南,香蕉、荔枝生产古已有之。南越王赵佗归汉时贡献上荔枝,得到汉高祖刘邦赐予蒲桃锦为报。可知汉代岭南荔枝已进贡中原。当时与荔枝同献的还有龙眼、柑桔、香蕉、大蕉等。据清道光《广东通志·前事略》卷183载:杨贵妃“欲得生荔枝,岁命岭南驰驿致之,比至长安,色味不变”。宋代以后,由于对种荔枝“重利以酬之,故乡人贩益广,而乡人种益多”(见蔡襄《荔枝谱》)因而出现了不少荔枝洞、香蕉园。

岭南水果向来产量不小,单就粤西来说,果园分布广及丘陵、山地、平原各种地貌,形成了“有山有地皆见果,长林无树不摇钱”的果园景观。到现在,茂名市已成为我国水果第一市。其中荔枝、龙眼、香蕉的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前国家主席江泽民20002月到高州视察时,对根子镇7万亩连片的荔枝林十分赞赏。在粤西地区超过万亩的果场还有化州那务镇、电白霞洞镇。超过十万亩香蕉的镇有曹江、长坡、南塘、新垌等镇。雷州半岛的湛江市则以菠萝、红光橙为主,产量也十分可观。

  现在,一些市、县时兴举办荔枝节,以品尝鲜荔枝为题,邀请海内外人士,畅叙乡情,洽谈贸易,这也是一种文化交流。

  发展制陶、纺织业,使手工业逐渐兴盛。首先是陶瓷器的生产,据考古资料统计,隋唐时广东陶瓷窑址有22处,其中粤西就有10处(粤东5处,粤中7处),器物有碗、碟、杯、罐、执壶等。高州、廉江等窑所产的青釉瓷碗和陶罐,除大量供应本国之外,还远销东南亚。高州一些山区还遗留有烧制陶瓷器的古窑址。从《广东出土晋至唐文物》中,“今英德、高州、广州、始兴、韶关、梅县唐墓都有青瓷砚或陶砚出土,而且各具特色。”可见当年陶瓷生产的旺盛情况。

在纺织方面,古有“岛夷卉服”之说。这是南北朝时,统治者对南越人的藐视与讥讽。指南方人广泛利用植物纤维做衣料,有别于中原的丝织品。这种纺织品除麻布(苧麻、黄麻)葛布外,最有特色要算粤西的蕉布。“蕉布,取蕉类茎捣烂成丝状,用石灰水浸煮,然后织成布,也叫蕉葛。”(见《简明广东史》116页)由于商品经济活力的增强,使更多的手工业脱离农业,随着手工业的进步,墟市也有了发展。到唐代,人们已有“趁圩”、“贩圩”的习俗。

铜鼓是俚人的文化瑰宝。它是我国汉至唐代南方尤其是岭南少数民族铸造和使用的特种器物。原是统治权力的象征,用以号召部众进行战争,并作为祭祀、赏赐、进贡的重器。明清以来,随着社会的变化,成为一般的娱乐乐器。

  粤西,是古越人(俚僚)聚居的中心地带,是冼夫人的故乡,她拥有统治百越各族的权力,同时她的家族也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她理所当然成为最大铜鼓的拥有者。因地处粤西的阳春出铜,就地冶炼铜矿,更有利于各族的都老、酋长铸造和拥有铜鼓。

裴氏《广州记》载:“俚僚铸铜为鼓,惟高大为贵,面阔丈余,初成,悬于庭,置酒招致同类。豪富子女,以金银为大钗,执以扣鼓,叩竟,留钗以遗主人。”又《桂海虞衡志》云:“鼓如坐墩而空其下,满鼓皆细花纹,四角有小蟾蜍,拊之,声如鼙鼓。”自唐代以来,高州及粤西其他县市都不断出土铜鼓。据《岭表录异》载:“唐僖宗时,乡野牧童闻田中有蛤鸣,牧童遂捕之。蛤跃入一穴,遂掘之,深丈,即蛮酋冡也。蛤乃无踪,穴中得一铜鼓,其色翠绿,土蚀数处,损缺其上……”这是高州出土的第一面铜鼓。宋代嘉泰初又在高州出土第二面铜鼓,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于高田村溪水冲出第三面铜鼓,清雍正五年(1727)于鹤洞大水冲出第四面铜鼓。广东省解放后出土的铜鼓共42面,其中属于粤西出土的就有36面。清道光高州知府邓墉的《铜鼓歌》云:“……岭南录异尚堪考,古今出没非见偏。要之高凉古多瘴,今已万户笼祥烟。……”铜鼓已成为考证粤西文化发展史的珍贵文物,亦可见证铜鼓是俚人的文化瑰宝。

粤西虽然陆路交通比较落后,但冼夫人却慧眼识南海,把徐闻、合浦开辟为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港口,外国船只也可以到中国来。这两个港口除卖奴隶(生口)到南洋诸国外,还以我国的陶瓷、丝织品、珍珠等换取他们的犀角、象牙和香料等。此时,徐闻、合浦商业十分活跃,所以《后汉书》有“商贾者多取富焉”的记载,民谚也说:“欲拔贫,诣徐闻”,以至后来有人说:“广南之富在商不在农”。冼夫人文化已深深地植根于商业土壤之中。人们已经认识到:劳动果实,并不等同于通用的财富,要解决农村的卖难问题,流通就成了支配性的力量,现在粤西已形成了“千军万马搞流通”的局面,商业网点不但遍布全国,而且商品还大批量出口。欧美国家的皮手套,九成以上是高州出口的。

总观物质文明方面,如果从传承的角度看,粤西的农业已走上了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的路子,旧高凉郡(今高州)还在全国创出了“三高农业”(高质、高产、高效益)之路,也称《高州之路》,把高州农业发展的轨迹与经验总结为洋洋两百多页的一本书,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高州之路”,就是粤西山区发展农业的绿色之路,这绿色,不但传承着冼夫人文化,而且孕育着能量、孕育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希望。

二、            精神文化方面

  精神文化,一般地说包括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亦即涵盖了经济、政治、教育、思维心理、人文世俗等等。冼夫人从秦汉以后的萧梁时代即登上政治舞台,实现汉越融合、引入封建制度文化,兴起礼义教化,使越人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载:“及至秦王,续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利。”秦汉在岭南初置郡县,结束了南越人长期以来“好相攻讨”和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南北朝在粤西等地大量侨置郡县,对中原文化在岭南扎根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道光《广东通志》载:“东晋南朝,衣冠望族,向南而迁,占籍各郡……其流风遗韵,衣冠气习,熏陶渐染,故习渐变,而俗庶几中州。”来自中原以“衣冠望族”为主体的人群,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到达岭南后,多聚族而居,他们不仅左右当地的政治、经济局势,而且在文化上也逐渐融合当地的土著文化。可见文化形成与民族融合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由于冼夫人采取民族和睦及民族融合政策,使汉文化得以在粤西乃至整个岭南地区占了重要阵地。冼夫人与高凉太守冯宝(汉人)结婚,首先是一种政治行为,但也是俚汉文化融洽的象征。

冼夫人在对待汉文化上,积极支持汉官“建城邑,开设学校,华夷感敬,称为大化”的措施,在粤西也“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鼓励越人学习汉语汉字,学习汉人带来的知识,并推行“学而优则仕”制度,逐步确立知识的价值观,以改变南越人“不知礼则”、“不闲典训”的状况。如道光《广东通志》纪述:“以礼义威信镇于俗,汲引文华、士相与诗歌,蛮中化之,蕉荔之圩,弦诵日闻。”经过冼夫人的努力,汉越文化融合过程,在隋唐强大封建政治经济力量的推动下,变得更加迅速和广泛,程度也更加深刻。在这基础上,建置崖州,结束海南长期“游离”于中央政权的状态。移居海南的汉人也从以前的二万人激增至七万人。在粤西地区另一越人的居地雷州及沿海一带,唐代还从闽南移入一批汉族居民,以壮大汉人队伍,进一步开发雷州半岛。此后,许多古越族的生活地区都被汉文化覆盖,例如古高凉地区“自隋唐以后,渐袭华凤。体明之化,沦治于兹,椎跣变为冠裳,侏(注,西夷之乐)化为弦诵,才贤辈出,科甲蝉联,彬彬然埒于中土。”(见《古今图书集成》卷1357,职方典《高州风俗》)在冼夫人的倡导下,越人大力推广汉人的文化和伦理道德,改革原先的陋习,汉文化逐渐成为主体性文化,表现在统治制度上是君主至上,国家的政治制度,具体表现为郡县制;在道德规范上,等级森严,不可逾越;生产关系上,是地主封建制,强调以农为本,但岭南特色的多元一体化经济架构还十分突出;教育制度上是学而优则仕的考试选拔制度;在观念文化上,是以儒家为经典正统,管理森严的文化体系。这就是汉越文化融合后的进步所在。

冼夫人辞世已经1400多年,由于她是古代越族的一位军事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她的德行与精神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颂,在粤西地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冼夫人文化系列。

冼夫人文化的核心是什么?除上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所列举的事例外,还可概括为一条主线——爱国爱民;三个侧面——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威服德治同施,促进民族融合;发展蕉荔生产,促进经济繁荣。冼夫人的历史功绩在岭南不但家喻户晓,而且在国内和海外,都产生了良好的效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一次民族工作会议上,周恩来总理称赞她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2000220日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及政治局委员曾庆红、李长春等人视察了高州冼太庙和瀛州公园的“高凉鼓韵”。江主席称赞冼夫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洽,保障社会安宁,发展岭南生产,使岭南人民安居乐业百多年的不朽功勋,并说“冼夫人仍是后人学习的榜样。”李长春主张大力弘扬冼夫人文化,把高州冼太庙办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152328日茂名市举行了“冼夫人文化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有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教授55人,大会交流的论文有26篇。研讨会还印发了《冼夫人礼赞》、《冼夫人魂》等诗集、文集。这次“冼夫人文化研讨会”把冼夫人文化提高到关系国家民族前途的高度来认识。

  冼夫人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已发展为一种世俗的信仰。在国内,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从广东到广西多处都建有“冼太庙”,古高凉(高州市)就有冼庙二百余所。吴川市还有一条冼庙街。

  在海外,越南冯屈村有著名的“冼太夫人祠”。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增江有规模宏伟的“冼太庙”。人们都知道冼夫人原是一位“巾帼英雄”,(前副委员长费孝通曾为高州冼太庙题匾为“巾帼英风”)后来人们就把冼夫人作为能够保境安民,消灾解难,有求皆应的信仰之“神”,置于关帝、康王之上,叫做“天南圣母”(俗称“冼太亚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马来西亚的华族就靠冼夫人信仰平息了华族与马来族的械斗冲突,实现了民族之间的和解。

  岭南越族经过历史的嬗变,大都成为汉族中的一员,少数仍宅居边远山区的,则衍变为壮、傜、苗等少数民族。古越族虽然已经汉化,但他们原有的文化特征如勤劳、朴实、敢于冒险,勇于开拓,无所不吃,百无禁忌的精神还或隐或现地保存下来。

广东方言,又称粤语(粤越相通),也一直传承了千多年。粤语在粤中称为广州话、广府话,在粤西则称为“白话”。著名语言学家林语堂在论述四大方言之起源及发展时,认为粤语以茂名为中心,还认为粤海话是受其影响而形成的。至今的粤西白话“尚多保存隋唐古音”等。香港、澳门至今还通行粤语。现在欧美及日本、韩国的一些大学还专门开设汉语科,并兼学粤语(白话)。由此可见粤语影响力之深远。

  过去,我们对冼夫人文化缺乏系统的、总体性的研究,同时也未充分认识这一独特地域文化形态的存在价值和重大贡献。2000年李长春同志到高州视察时提出:把冼太庙扩建为冼太文化公园。要挖掘、收集和整理冼夫人的史料,大力弘扬冼夫人的爱国精神。现在,我们已认识到冼夫人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并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独树一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展,冼夫人文化已辐射到全国各地及东南亚一些国家,令世人刮目相看。

 

 

200311
3
  • 上一篇:试谈冼夫人文化在粤西地区的影响
  • 下一篇:冼夫人善从儒学中吸取营养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冼夫人研究网

     
         备案号: 粤ICP备10208172号

    维护:冼周 QQ:603066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