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网站首页 | 研究动态 |  英雄史诗 |  学术争鸣 |  文物古迹 |  名城建设 |  史海集贝 |  冼庙文化 |  冯冼世族 |  故里风采 |  文苑艺坛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史海集贝>>德泽后人

共有 5031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试谈冼夫人文化在粤西地区的影响

发表日期:2007年10月9日   出处:2002年论文集 【编辑录入:xianzhou

冼夫人是我国南朝时代的著名人物。周总理赞誉她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她的事迹流传到民间,成为崇拜的对象,已经形成一种信仰。现想试谈冼夫人文化在粤西地区的影响。

(一)什么叫做文化

所谓文化,广义上认为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是指精神财富如教育、科学、文艺等。我国的图腾、壁画和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化的一部分;我国的《诗经》是古代文化领域的一颗璀灿夺目的明珠;我国《周易》的贲卦,已记载天文和地理的配合形成了人文即人类文明的现象。贲,是文饰。所谓文饰,是指文采和修饰。文饰之道,是指人类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

(二)形成冼夫人文化的社会条件

1、商周以来,岭南的越族及其先民,便以商王朝特别是吴、楚、越等国的经济和文化密切往来。当时除东南的福建通道外,粤北、粤西的“湘桂走廊”也有陆路和水路的通道。

2、战国时期,广东境内出现过“番禺”、博罗县的“缚娄”和粤北阳山县的“阳禺”三个小国。粤东小国臣服于楚。有的在兼并战争中消失了。

3、公元前223年,秦国派60万军队消灭楚国,并驻军湘、桂、赣、粤边境;后又派屠睢带兵进军岭南。于公元前222年,秦军攻占部分岭南地区,但是遭到当地南越人民的强烈抵抗。为了解决运输和给养问题,秦朝派“监”史禄开凿长达60里、宽2丈的水道叫做“灵渠”,引湘江入人工运河,沟通了湘江与珠江的水系。

4、秦军因不适应当地的丛林战,后来在一次夜战中失败。秦朝接着派出五万军队增援,由任嚣、赵佗率领,采取分化越人的策略,最后击败南越人,在岭南设立桂林、象和南海三郡,任嚣首任南海郡尉,赵佗任龙川县令。

5、公元前209年,北方爆发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岭南人心浮动。龙川县令赵佗乘时崛起,接替已去世的任嚣为南海郡尉,派兵封锁大庾岭、阳山和连江口,断绝南北交通,并用武力合并林郡和象郡。

6、公元前206年,赵佗建立了以番禺为王都,地方千里的南越国,自称为南越武王。

7、公元前196年,刘邦派陆贾到番禺,说服赵佗接受皇帝给他的南越王的称号,臣服汉朝。汉朝开放边境贸易,以换取南越的特产贡品,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但对南越国的体制未作任何改变。

8、赵佗王朝在当政的70多年间,采取了一些使岭南和平安定的积极措施:

①坚持秦汉的多项制度,如实行县郡制等;

②注意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尊重南越人的社会习惯,如穿越服等等;

③长期与汉朝友好合作,使中原的先进工具和先进生产技术进入岭南,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9、秦又把岭南作为强制迁徙的基地:

①公元前214年,“发渚亡人、赘婿、贾人……以适遣戌,人数约50万”;

②“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

③赵佗“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

10、西汉以后,中原人南迁的几种方式:

①汉军留戌落籍;

②贵族官僚的流放;

③人民避乱。以王莽簒汉时期和三国纷争时期居多。

秦汉年间,南迁的中原人民带来了铁制农具的生产技术,例如牛耕、制砖瓦和冶炼等文化科学技术知识。他们在长期的汉越融合过程中,对岭南的早期开发,对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冼夫人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历史社会条件下形成的。

(三)冼夫人文化的内涵

一、什么是冼夫人文化

所谓冼夫人文化,是指冼夫人在她一生中的言论和实践对后世的教育和影响。

二、冼夫人文化的主要思想内容:

1、爱国忠君,维护国家统一

①支持陈霸先北伐侯景。公元548年(梁太清二年),侯景诈降叛乱,于公元549年攻陷建康(南京),梁武帝在禁闭中死去。侯景又暗中勾结广州刺史元仲景进行叛乱。西江督护兼高要太守陈霸先先发制人,攻破广州,并从番禺北上大庾岭,准备讨伐侯景。冼夫人配合施计击败谋叛的高州刺史李迁仕,并在赣石(江西南康)与陈霸先会师,支持陈霸先北伐。三月,联军光复建康,侯景出逃,于长江口被执,使江南一度动荡的政局安定下来。同年,陈霸先受禅于梁,改元永定,是陈朝武帝。

②支持隋朝统一中国。陈亡。隋军压境,人心浮动,岭南数州拥护冼夫人号为“圣母”,保境安民。公元589年,隋军行军总管韦洸驻师大庾岭。冼夫人与时俱进,顾全大局,派孙儿冯魂北上迎候,于是隋军顺利南下。同年,王仲宣反,围广州,韦洸战死。冼夫人派孙儿冯盎出兵解围,又协助隋朝大使安抚各州俚人,岭南局势遂告稳定。

③教育后代,赤心报国。晚年,冼夫人把隋皇后所赐的首饰及宴服,盛于金箧,并将梁、陈赐物各盛于一库,每年开会陈列于庭,告诫子孙:“汝等宜尽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今赐物俱存,此忠孝之报也。念汝皆思念之。”

2、丰富发展了军事理论

冼夫人在军事方面,《隋书·谯夫人传》说“夫人幼贤慧,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这说明她丰富的军事知识和才能。例如在她的战争历程中:

①设立假象,迷惑敌人,乘虚而入,出奇制胜。梁太清年间侯景造反,高州刺史李迁仕据大皋口也阴谋叛乱。冼夫人“遣使诈之,卑词厚礼,”率“将千余人,步担杂物,唱言输赕。”李迁仕见“夫人众皆担物,不设备,夫人击之,大捷。”迁仕走保宁都,后被杀。

②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稳定后方,支援前线,夺取胜利。冼夫人击败李迁仕后,稳定了后方,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又派孙儿冯魂领兵北上与陈霸先会师于赣石,集中力量,击败侯景,完成江南统一大业。

③先围后攻,以逸待劳,事半功倍,击败对方。隋开皇九年王仲宣造反,韦洸战死。冼夫人派冯盎出兵,先讨伐仲宣爪牙陈佛智,佛智兵败被杀。再进军广州,又与南下援军陆愿合围王仲宣,最后王仲宣兵败,广州光复。

冼夫人的军事思想在前人的基础上得到创造和发展,丰富了兵法上的军事理论。

3、发展了生产

①冼夫人仕梁、陈、隋三个朝代,在新旧交替、江南动荡的时期,岭南基本上没有重大的战事发生,减少了战争带来的破坏。特别在陈亡之际,岭南空虚,人心浮动,冼夫人坐镇高凉,号为“圣母”,保境安民,使人民休养生息,客观上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②在冼夫人时期,岭南广泛采用北方的先进生产技术,使用牛耕,并推广铁犁等,因而生产得到稳定和发展。

③在岭南,有番禺、徐闻和合浦等作为对外开放的港口。特别徐闻处于番禺、合浦近海航线必经之地,又与产珠、贝、玳瑁的珠崖隔海相望,因而产业贸易比较活跃。《舆地纪胜》记载当时谚云“欲拔贫,诣徐闻”。合浦盛产珍珠,水边居民多以采珠换米为生,素有“合浦珠还”之说。番禺、徐闻、合浦更其重要的是因其位置优越而成为到达南海东南亚国家的出口港。汉武帝时官方商船多从徐闻起程远航。在冼夫人时期,徐闻等口岸和东南亚国家的商业贸易得到持续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文学和艺术得到相应的繁荣。

4、仁爱待人,维护民族团结。

①冼夫人广施仁爱,多次调解部落间的怨隙,又规谏阻止其兄掠夺旁郡,因而得到附近部落十余万家的拥护,海南一千多洞俚人也慕名归附。

②冼夫人同冯宝联婚后,她“约诫本宗,使从民礼。”劝俚人接受汉人封建礼教,改造旧习。在此影响下,交州之北的乌浒人腊头食人遗风也得到改造。

③冼夫人的一切活动,有利于民族隔阂的消除。由于长期汉、俚通婚和封建礼教的执行,使俚人大量融合到汉人中去。所以,南朝是岭南地区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

5、德治为主,法治为辅。

     冼夫人“幼贤慧、多筹略”就是德才兼备;

②冼夫人“每劝亲族为善,由是信义结于本乡。”她又规谏其兄以德服人,因而获得俚人的拥护。

③婚后,冼夫人“每共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她依法办事,公正廉明,岭南从此大治。

6、继往开来,积极扬弃。

对越人前期的文化,冼夫人也继承下来。例如:

①铜鼓文化。铜鼓是越族首领用来鸣号通知开会议事的,又是作战时作为动员的号令。冼夫人在世时,把铜鼓文化保留下来,直到唐代还很流行,但只是作为社祭活动的一部分。

②继发纹身文化。纹身是俚人的旧习俗。唐代诗人柳宗元出任柳州刺史时曾写过一首诗《登柳州城楼寄汀漳连封四州》,其内容是:“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拈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纹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可见唐代俚人纹身还是很普遍的。冼夫人在世时,也把纹身文化保留下来。直到现在,雷州半岛和海南一带,还有少数人有纹身的习惯。至于断发,则一直保留到现在。

③喜食蛇、蚌、蛤贝文化。古代俚人喜食蛇和水产品。在冼夫人时代一直继承下来。至于食蛇,现在仍是广东人食文化的一部分。

(四)冼夫人文化在粤西地区的影响

在粤西地区,流行着一本《冼太夫人真经》手抄本。该书成为书在何年代,已无从稽考。但据文字来看,估计大约成书于冯氏家族的鼎盛时期(公元621至650年左右),内容主要是依据《隋书·谯夫人传》写成的。后来在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高州南盛(现化州)劝善堂把该书补充整理,成为现在这个样本。另一篇是《歌颂冼夫人新歌》,其内容和文字,大概成书于清末民初。这些经书和新歌,在高州城和长坡旧城、石鼓和南盛一带比较流行。冼夫人的文化内涵,在粤西地区,其影响力是较大的。无怪乎在高州和茂名一带,无论大人或小孩,对冼夫人是较为熟悉的。冼太庙之多,在全省是罕见的,这是一种信仰。现在,高州和茂名一带,民风纯朴,这和冼夫人文化影响是有关的。所以,冼夫人是越、汉民族融合的桥梁和纽带。冼夫人的形象和文化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在粤西地区,其影响是较深的。

但在某些地方,有些群众在敬仰冼夫人的同时,又把冼夫人当为神来膜拜,因而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这一点是应当注意的。

0
  • 上一篇:略论维修电白郡、县城址的现实意义
  • 下一篇:试论冼夫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冼夫人研究网

     
         备案号: 粤ICP备10208172号

    维护:冼周 QQ:603066428